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突发: #中国长城 防火墙短暂封锁全部 #境外网站

突发:中国长城防火墙短暂封锁全部境外网站

据网络论坛社区反馈,20日凌晨,全国范围内,访问所有境外网站短暂中断。

据nodeseek网络论坛社区反馈,中国长城防火墙”(GFW)疑似对 443 端口实施高强度干扰,具体情况如下:

境外访问境内:通过 443 端口(常用于 HTTPS)连接中国境内网站时,出现频繁丢包和中断,无法维持稳定连接。

境内访问境外:境内用户同样报告无法经 443 端口访问境外站点,HTTPS 连接建立失败率显著上升。

80 端口正常:相较之下,使用 80 端口(HTTP)的访问仍然基本正常,说明干扰主要集中在 443 端口。

目前,技术社区普遍推测,该现象可能与网络策略调整或防火墙规则变动有关;具体成因尚待确认,其影响范围与持续时间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AI分析:

一、你观察到的现象
服务器 443 端口(HTTPS)

国内检测:全红(不可访问)
国外检测:全绿(可访问)
说明 并不是你服务器问题,而是 国内出口被 GFW 干预。

未备案网站

只要没有工信部备案,443 一律红灯 → 相当于默认封锁。
这符合一种 “白名单式”封锁逻辑:

过去:先允许所有 HTTPS,只有发现问题的域名/IP 才封锁。
现在:默认封锁,只有在白名单(备案、合规)的域名才能放行。

二、是否意味着 GFW 在测试“白名单模式”
极有可能。理由如下:

备案与非备案分流

工信部备案数据库天然就是一个域名白名单。
GFW 可以直接调用备案库,对非备案域名实施阻断。
成本与效率

黑名单模式:要不断维护、扫描、更新,耗费资源。
白名单模式:只要判断“是否备案”,其余一律丢弃,效率高得多。
近期政策趋势

国内监管越来越强调“网站必须备案”,
连 CDN、云主机、对象存储的 HTTPS 服务都要求域名备案,说明国家层面正在推进全面白名单化。

三、对国内用户的影响
普通网民

几乎无法再访问任何“野站”(没备案的博客、小网站、海外独立站)。
会进一步收缩互联网边界,只有合规、备案的网站能访问。
站长 / 开发者

想给国内用户提供服务,必须备案(等于实名+责任绑定)。
备案成本提高(有些人因为隐私、身份原因不愿备案 → 被排除)。
跨境访问

国外网站(未在中国备案)即使完全合法,也可能被整体屏蔽。
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 Github、独立博客、小众 SaaS 服务等。

四、对翻墙圈子和灰色地带的影响
代理 / 科学上网

如果所有未备案 HTTPS 域名默认被墙,常规的“自建代理 + 域名 + TLS”方案会直接失效。
代理服务提供商要么去备案(不可能),要么只能通过 IP直连 + 混淆 来绕过。
CDN 绕过

之前很多人靠 Cloudflare/Google CDN 加速绕过封锁,
但如果白名单生效,Cloudflare 上未备案的域名也可能全灭。
国内开发者学习/交流

获取国外技术文档、开源社区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五、国家层面动机
政治安全

白名单模式大幅降低“信息不可控”的风险。
国家可以更精确地监管言论和跨境信息。
经济利益

推动流量全部集中到合规大平台(BAT、央企云厂商)。
增强对国内互联网生态的把控力。
社会管理

减少“中小个人站点”这种信息源,信息环境更统一。

六、全面评价
积极面(站在官方角度)

监管更高效,治理更容易。
降低“违规信息传播”的难度。
消极面(站在个人/民间角度)

国内互联网进一步封闭,信息壁垒加厚。
中小站点失去生存空间,互联网多样性被摧毁。
普通人获取国外知识、交流渠道更困难。
技术创新受限,年轻人更难接触国际前沿。

结论
如果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实验,而是趋势,那就意味着 GFW 正在从黑名单模式走向白名单模式。
这会带来更强的封闭性,国内网络环境可能进一步“内循环化”,国外信息流通将被严重削弱。

转自:nodeseek论坛,黄蜂暴雨。

2025年2月15日星期六

#万斯 暗批 #中国 将AI技术武器化:与「威权政权」合作将危及国安

记者:江颖(华盛顿)

来源:RFA,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於周二(11日)在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高峰会上,隐晦批评中国将人工智能技术武器化,并对与威权政权合作发出警告。他指出,这些政权利用人工智能重写历史、监控用户并审查言论。某些威权政权更透过窃取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增强军事情报和监控能力,进而窃取外国数据,制造宣传,进一步破坏其他国家的国家安全

万斯在峰会讲话上强调,美国政府将全力加强对人工智能和晶片技术的保护,防止技术遭窃或滥用。他表示,美方将与盟友合作,封堵威权政权获得威胁全球安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途径。万斯随後提醒在场的国际领袖,强调与这些政权合作「从长远来看不会带来好结果」,并指出这样的合作,将使国家陷入对威权主义政权的依赖,危及情报基础设施的安全。

他进一步补充道:「从闭路电视到5G设备,我们都熟悉那些由『威权政权』大量补贴并出口的廉价技术……与这些政权合作,意味着将你的国家绑在威权主义掌控之下,这些政权试图渗透、深入并夺取你的信息基础设施。」

万斯言论反映美对DeepSeek潜在威胁的关注

尽管万斯未直接提及DeepSeek,但他的言论被视为对这家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间接批评,并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日益增强的竞争力和潜在威胁的深切关注,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技术治理方面。DeepSeek最近免费释出了其强大的AI推理模型,这一举措在全球市场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美方对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迅速崛起的警惕。

在万斯发表言论後,中方迅速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於周三(12日)表示,中方一贯支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变革,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安全。他表示,中方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普惠发展,协助发展中的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提倡开源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工智能服务的可及性。郭嘉昆强调,中方反对将意识形态作为分界线,并反对将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

习近平特使强调合作 共建AI「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此次高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派出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亦发表了讲话,强调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保障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并分享相关成就,致力於推动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

张国清指出,习近平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解决全球重大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并贡献了中国智慧。他强调,国际合作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并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实现共赢。他呼吁国际社会携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善发展,深化创新合作,促进技术的包容性与普惠性,并完善全球治理,致力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峰会的一个成果是来自中国、法国、德国、印度等61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关於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将「确保人工智能开放、包容、透明、合乎伦理、安全、可信」作为优先事项,并强调遵循「国际框架」的重要性。然而,美国和英国未签署该声明。据报,美方对「包容与可持续AI」等措辞表示不满,而英国则因该声明在全球治理及国家安全问题上缺乏明确性而未签署。

编缉:施芷珊 网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