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论坛社区反馈,20日凌晨,全国范围内,访问所有境外网站短暂中断。
据nodeseek网络论坛社区反馈,中国“长城防火墙”(GFW)疑似对 443 端口实施高强度干扰,具体情况如下:
境外访问境内:通过 443 端口(常用于 HTTPS)连接中国境内网站时,出现频繁丢包和中断,无法维持稳定连接。
境内访问境外:境内用户同样报告无法经 443 端口访问境外站点,HTTPS 连接建立失败率显著上升。
80 端口正常:相较之下,使用 80 端口(HTTP)的访问仍然基本正常,说明干扰主要集中在 443 端口。
目前,技术社区普遍推测,该现象可能与网络策略调整或防火墙规则变动有关;具体成因尚待确认,其影响范围与持续时间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AI分析:
一、你观察到的现象
服务器 443 端口(HTTPS)
国内检测:全红(不可访问)
国外检测:全绿(可访问)
说明 并不是你服务器问题,而是 国内出口被 GFW 干预。
未备案网站
只要没有工信部备案,443 一律红灯 → 相当于默认封锁。
这符合一种 “白名单式”封锁逻辑:
过去:先允许所有 HTTPS,只有发现问题的域名/IP 才封锁。
现在:默认封锁,只有在白名单(备案、合规)的域名才能放行。
二、是否意味着 GFW 在测试“白名单模式”
极有可能。理由如下:
备案与非备案分流
工信部备案数据库天然就是一个域名白名单。
GFW 可以直接调用备案库,对非备案域名实施阻断。
成本与效率
黑名单模式:要不断维护、扫描、更新,耗费资源。
白名单模式:只要判断“是否备案”,其余一律丢弃,效率高得多。
近期政策趋势
国内监管越来越强调“网站必须备案”,
连 CDN、云主机、对象存储的 HTTPS 服务都要求域名备案,说明国家层面正在推进全面白名单化。
三、对国内用户的影响
普通网民
几乎无法再访问任何“野站”(没备案的博客、小网站、海外独立站)。
会进一步收缩互联网边界,只有合规、备案的网站能访问。
站长 / 开发者
想给国内用户提供服务,必须备案(等于实名+责任绑定)。
备案成本提高(有些人因为隐私、身份原因不愿备案 → 被排除)。
跨境访问
国外网站(未在中国备案)即使完全合法,也可能被整体屏蔽。
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 Github、独立博客、小众 SaaS 服务等。
如果所有未备案 HTTPS 域名默认被墙,常规的“自建代理 + 域名 + TLS”方案会直接失效。
代理服务提供商要么去备案(不可能),要么只能通过 IP直连 + 混淆 来绕过。
CDN 绕过
之前很多人靠 Cloudflare/Google CDN 加速绕过封锁,
但如果白名单生效,Cloudflare 上未备案的域名也可能全灭。
国内开发者学习/交流
获取国外技术文档、开源社区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五、国家层面动机
政治安全
白名单模式大幅降低“信息不可控”的风险。
国家可以更精确地监管言论和跨境信息。
经济利益
推动流量全部集中到合规大平台(BAT、央企云厂商)。
增强对国内互联网生态的把控力。
社会管理
减少“中小个人站点”这种信息源,信息环境更统一。
六、全面评价
积极面(站在官方角度)
监管更高效,治理更容易。
降低“违规信息传播”的难度。
消极面(站在个人/民间角度)
国内互联网进一步封闭,信息壁垒加厚。
中小站点失去生存空间,互联网多样性被摧毁。
普通人获取国外知识、交流渠道更困难。
技术创新受限,年轻人更难接触国际前沿。
结论
如果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实验,而是趋势,那就意味着 GFW 正在从黑名单模式走向白名单模式。
这会带来更强的封闭性,国内网络环境可能进一步“内循环化”,国外信息流通将被严重削弱。
- 有微博博主称,翻墙在境外网站接单被没收百万收入
- 声称可合法浏览境外网站Tuber浏览器推出仅一天半即告全面下架
- 互联网管制进一步收紧 翻墙浏览境外网站受重罚
- 用VPN翻墙浏览境外网站 两网友遭公安警告罚款
- 拍摄新疆拘禁营被抓 中国拘捕几十名境外网站记者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 灵魂之谜|中华文化|治国大道
转自:nodeseek论坛,黄蜂暴雨。